隨著農業(yè)機械化的逐步深入,農民也越來越少的被束縛在土地上,相比以前,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。順應時代的發(fā)展,很多農民已經不止擁有農民這一身份,他們也變成了工人,個體工商業(yè)主,完成了華麗的轉身。
如今的新農民,心里想的是如何服務社會、發(fā)家致富。濟南長清的王喜德依托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,由一名普通農民華麗轉身一躍成為董事長,不僅成立了勞務派遣有限公司,還讓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服務于社會發(fā)展,為濟南行各業(yè)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。
農忙時節(jié),土地多的農民找不到人幫忙干活、栽種果樹時需要人手、蓋房時缺個勞力、農家施肥需要幫手……這些曾在農村不被人瞧得上眼的小活,如今卻成了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致富當中的香餑餑。通過勞務派遣,不僅勞動者用工雙方都滿意,也搞活了農村富余勞動力市場,讓更多的富余勞動者有錢賺,找到了可以施展的舞臺。
和王喜德一個村的村民都說,以前自己是“單打獨斗”,農閑的時候出去找點零活做,當小工裝嵌,但是最大的弊端就是外出人生地不熟,經常白出了力要不到錢。但是跟了王喜德之后,由自己村里的人帶著,也算有個保障,心里踏實。
雖然王喜德勞務派遣公司成立菜短短半年時間,但由他派遣的勞務人員卻已經活躍在濟南各縣市的田間地頭和企業(yè)工廠,不僅讓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有了一席用武之地,更多的農村富余農民在種完自家土地的同時,通過勞務派遣還走上了富裕的道路。王喜德說,自從有了身份后,種植農戶們信任我、企業(yè)組織也器重我,勞務派遣業(yè)務開展的越來越好。目前,由公司牽線搭橋派遣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已經派遣了2000個工時的活。
村民王大海說,以前種完自己家的十幾畝地就沒事了,等著秋收。現在他通過王喜德勞務派遣公司的幫助,空閑時間就去附近一村的建筑工地當小工,只要干一天活就有一百多元的收入,最重要的是不用擔心辛苦錢要不出來。村民們都說,每天干活有錢賺比在家閑著強好幾倍。王喜德說,把本村的勞力轉移出去,把外村的勞動力轉移進鄉(xiāng)入村,徹底讓農村富余勞動力活起來。以前忙完農活,村民們沒事一起打麻將。但現在有了王喜德的勞務派遣公司,村民們通過外出打工,口袋里也有錢花了,也長見識了。
作者:中國勞動關系網 |
來源:《中國勞動關系網》 |
時間: 2012-10-17 08:36 |
|